【川农情·奉献美】危难真情在、奉献才最美的校医刘诗俊
发布日期:2024-05-11 10:07:27 作者:刘诗俊、冯永林 审稿:陈东、何祖锋

2012年底加入川农后勤大家庭以来,已有12个年头。在这12年里,刘诗俊经历了许多,也成长了许多。犹记得刚到岗时,第一课学习“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,特别能奉献”的川农后勤精神文化,深深烙在心田,成为了他工作中一直秉承的理念。在日常工作中,总是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,总是严格遵守医德医风规范,总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,总是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。他的责任心,他的川农情,他的奉献美,已成为校医院医务工作者的榜样。

危难真情在

2013年“4·20”地震突发,有不少同学因惊吓过度而导致发生摔伤、骨折等事故,医疗救援,刻不容缓。刘诗俊与校医院的同事们第一时间抵达工作岗位,积极参与到救灾工作中。

面对突发事件,校医院医务人员紧急接诊、分诊、筛查病人,各项救治工作开展有条不紊。同时,刘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,在第一时间提供准确的X线影像诊断,为同事们接下来的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治疗判断依据。

医务人员的日夜坚守,及时准确为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师生提供应急医疗服务,想方设法让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师生得到身心上的安抚。最令刘诗俊难忘的是,有受惊吓的同学拉着他的手,“看到白大褂,我们就安心了,谢谢你们”,刘医生眼泪直流。

经历过这场自然灾害后,刘医生对川农后勤精神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、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是本职,不怕困难、勇于担当是本色。

奉献才最美

2020年初,刘诗俊因天黑路滑不慎摔伤,而此时,新冠疫情以其汹汹之势袭来。在接到雅安防疫指挥中心紧急命令后,他毫不犹豫带伤上阵。接受的第一个任务,有位老师从武汉疫区返回雅安,需要紧急转送到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观察。在进行防护后,第一时间去老师家中将其安全转送到了隔离点,将疫情扩散的风险降到最低。在同学们分批返校期间,连续70多个昼夜坚守在救护车岗位上,按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命令转运隔离中、高风险区返雅人员400余人,临时核酸样本采集、转送2000余份。因风险区动态调整,半夜临时接到防疫指挥部转运隔离或核酸采集、转送的命令是常态,他都义无反顾返回岗位,出色完成防疫工作。

在艰难的疫情防控三年间,不分昼夜,不惧风雨,一直战斗在校园抗疫工作第一线。期间转运重点管控人员2500余人,核酸样本上门采集7000余份,隔离、监管重点管控人群400余人,夜间紧急隔离转运400余人,紧急上门核酸样本采集、监管、管控100余人次。

在完成医务人员防疫防治本职工作的同时,还担起了救护车驾驶岗位的职责。犹记得2021年初疫情还比较严峻的时候,学校有位退休老教工因身体原因,行动困难,急需送往第四人民医院救治。在其家属提出需求后,院领导非常重视,立即与第四人民医院进行联系沟通。一接到命令,与同事即刻上门,在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后,用担架将老教工从家中接出,一路护送病人和家属安全抵达医院,即与医院医生接洽沟通。因疫情管控,外来救护车不能直接驶入,刘医生们又用担架将老教工护送至病房后才返回。当老教工病情稳定后,病人家属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赠予校医院,以示感激。当时,他和同事们都因工作被肯定而激动不已。

疫情尾声,校医院医护人员断断续续出现症状。在病毒的折磨下,刘医生和同事们并没有被病痛打到。虽然反复发烧,浑身疼痛,嗓子像刀割一样,依旧坚守在工作第一线,用心用情为广大师生提供医疗服务。

追忆难忘岁月,真情尤为可贵。很多很多刘诗俊们,在关键时刻,依然能牢记“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,特别能奉献”的后勤人精神,为可敬可爱的最美后勤人点赞。


(本文根据刘诗俊演讲稿整理)